2023-04-25 00:24:18
当血糖值高过规定的水平时就会形成高血糖症。它可能历时数日或在几个小时内即能形成。你可能会有高血糖而不自知。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80~120毫克%。空腹血糖浓度超过130毫克%称为高血糖。如果血糖浓度超进160~180毫克%,就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这就是糖尿。血糖浓度低于70毫克%称为低血糖。高血糖也是通常大家所说“三高”中的一高。另外“两高”分别是高血压和高甘油三酯。
当空腹(8小时内无糖及任何含糖食物摄入)血糖高于正常范围,称为高血糖,空腹血糖正常值4.0-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于正常范围7.8mmol/L,也可以称为高血糖,高血糖不是一种疾病的诊断,只是一种血糖监测结果的判定,血糖监测是一时性的结果,高血糖不完全等于糖尿病。
宜食食物
1、主食一般以米、面为主,但是,我们比较喜欢粗杂粮,如燕麦、麦片、玉米面等,因为这些食物中有较多的无机盐、维生素,又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具有减低血糖作用,对控制血糖有利。
2、血糖高患者的蛋白质来源,大豆及其豆制品为好,一方面,其所含蛋白质量多质好;另一方面,其不含胆固醇,具有降脂作用,故可代替部分动物性食品,如肉类等。
3、在控制热量期间,仍感饥饿时,可食用含糖少的蔬菜,用水煮后加一些佐料拌着吃。由于蔬菜所含膳食纤维多、水分多,供热能低、具有饱腹作用,是糖尿病患者必不可少的食物。
4、水果中含葡萄糖、果糖,能使血糖升高,故在血、尿糖控制相对稳定时,空腹血糖
5、血糖高患者的饮食除控制总热卡外,还应做到食品多样化,但因为限制糖、盐,使菜肴味道较单一。针对这一点,市场上生产了多种甜味剂如甜味菊、甜味糖,其不产热、不含任何营养素,近两年有一种甜味剂为蛋白糖,其有氨基酸组成,也不产热,无任何副作用,是目前较理想的甜味剂,如纽特糖、元真糖。
6、对于尿毒症应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每天在30克左右,主食以麦淀粉代替米、面、蛋白质供给首选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瘦肉等。
7、多吃高纤维食物,如粗粮、含纤维高的蔬菜。
8、定量进餐,可以少量多餐。
9、蛋白质的摄入,可以基本和正常人一样,1.2克/公斤体重,但不要过多。
10、多饮水。在血糖控制好的情况下,可以在两餐中间吃少量水果,并且减少相应主食摄入量。
忌食食物
1、禁用食物有:白糖、红糖、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糖果、糕点、果酱、蜜饯、冰激凌、甜饮料等。另外,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土豆、山药、芋艿、藕、蒜苗、胡萝卜等少用或食用后减少相应的主食量。
2、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猪油、牛油、洋油、奶油、黄油等少用,最好不用。可用植物油代替部分动物油,花生、核桃、芝麻、瓜子中含脂肪也相当多,尽量不吃或少吃或减少油类摄入。6.蛋黄和动物内脏如肝、脑、腰等含胆固醇相当高,应尽量少用或不用。
3、酒类,主要含酒精,产热高,而其他营养素含量很少,故不饮为宜。
4、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的患者,同样需要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严格执行饮食控制,对肥胖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除了较严格的饮食控制外,忌食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严格控制动物油如黄油、猪油、牛油等,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不利。
5、对于合并肾脏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除控制总热量外,应根据病情注意少盐,无盐或少钠及蛋白质的摄入量,蛋白质供应不宜过高,并且忌食豆制品。
6、忌甜食,炸食品及瓜子、花生,动物内脏。免高糖食物,如各种糖果、甜食。
7、免脂肪的摄入,除限制动物脂肪外,每日烹调油在20克以下。免油腻和含脂肪高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及瓜子、花生等。
8、免含胆固醇高的食品,如动物内脏。
临床症状
血糖升高,尿糖增多,可引发渗透性利尿,从而引起多尿的症状;血糖升高、大量水分丢失,血渗透压也会相应升高,高血渗可刺激下丘脑的口渴中枢,从而引起口渴、多饮的症状;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的缺乏,导致体内葡萄糖不能被利用,蛋白质和脂肪消耗增多,从而引起乏力、体重减轻;为了补偿损失的糖分,维持机体活动,需要多进食;这就形成了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病人的多饮、多尿症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比。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吃得越多,血糖就越高,尿中失糖也越多,饥饿感也就越厉害,最终导致了恶性循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以少吃为好,但不能少于每日150克主食。但如果糖尿病未缓解,病人的食欲突然降低,此时应注意是否合并感染、酮症及其他并发症。
(1)尿多,皮肤乾燥,脱水
(2)极度口渴
(3)恶心,呕吐,腹部不适
(4)厌食,体重减轻,虚弱无力
(5)心跳快速,呼吸缓而深
(6)血糖测试值升高
(7)尿糖测试呈阳性反应。
“三多一少”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即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然而,我们发现目前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糖尿病病人,因为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而延误了病情。
有些2型糖尿病病人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这是由于病人的肾糖阈增高所致。正常情况下葡萄糖在肾脏内全部被重吸收,尿中无糖排出;若血糖轻度升高,肾小管的重吸收值会相应增加;但当血糖升高到一定水平,超出了肾小管的最大重吸收范围,则部分葡萄糖将从尿中排出,从而形成糖尿。这个血糖临界值即为肾糖阈,正常值为8.8~9.9毫摩尔/升(mmol/L)。肾脏病及其他一些泌尿系统疾病都会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多数老龄患者的肾糖阈也会相应增高。肾糖阈增高后,病人即使血糖很高也不会有糖尿。没有糖尿,就不会引发渗透性利尿,因此可没有多尿症状;没有丢失大量水分,血浆渗透压就变化较轻,对下丘脑中枢的刺激也相应减轻,因此可没有口渴、多饮症状;没有糖尿,就不会损失大量糖分,因此可没有明显的饥饿感,多食症状减轻;没有糖尿,机体的营养成分丢失减少,因此体重减轻的程度也可相应减轻。由此,这些糖尿病病人可以最终不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
病理病因
高血糖的原因一:偶然的高血糖。血糖检查前如果食用大量的甜食,当然会出现血糖高的结果。所以检查出是高血糖,不要过于担心。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看看血糖结果。高血糖的原因二:饮食不合理导致的高血糖。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很喜欢肯德基一类的快餐,不喜蔬菜和水果,长久的饮食习惯可能导致血糖偏高。虽然平时没有什么症状,但是长期的血糖偏高,必然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高血糖的原因三: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糖。冠心病等与高血糖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一旦确诊是高血糖,应该尽量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高血糖,这样才能对症治疗,才能做好预防和治疗高血糖的工作。
高血糖的原因四:在排除了以上的引起高血糖的诱因之后,那么高血糖就极有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目前糖尿病患病人群已经越来越年轻,甚至出现儿童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知道的是,高血糖要及早治疗。
(1)、所使用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不够;
(2)、运动量明显减少,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3)、摄食过多甜食或含糖饮料;
(4)、过度肥胖;
(5)、情绪或精神上的压力过重;
(6)、低血糖后出现反跳性高血糖被称为SOMOGYI现象;
(7)、饮酒可导致低血糖,也可导致高血糖;
(8)、服用某些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会引起高血糖的药;又如服用了某些止咳糖浆;
(9)、在生病或其它应急情况下,原先使用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不够等等。
检查诊断
空腹全血血糖等于或超过6.7毫摩尔/升(12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等于或超过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即可确诊。一般应两次重复测定,以防误差。同时还要注意到精神、及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凡空腹全血血糖在6.1毫摩尔/升(110毫克/分升)以上,血浆血糖在6.9毫摩尔/升(125毫克/分升)以上,而又低于上述诊断标准时,应做葡萄糖耐量试验。若有明确的糖尿病,应先做饭后两小时血糖测定。一般糖尿病人的空腹血糖,在失去控制时可高到10A~16.7毫摩尔/升(180~300毫克/分升);在重型及长期控制不好的病人,空腹血糖也可高达22.2毫摩尔/升(4O0毫克/分升)。
治疗方法
方法一:积极治疗高血糖,纠正糖代谢紊乱,增强机体抵抗力,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妇女尤应注意外阴的清洁卫生,及时发现和治疗局部损伤和感染。
方法二:严格控制血糖。早期有效地控制感染。严格控制血糖可减少感染的发生率。控制血糖、纠正酸中毒有利于感染的控制和消除。感染时除胰岛素用时加大外,口服降糖药的病人应改用胰岛素,感染控制后再改回口服药。对高血糖患者感染应予以足够的认识和处理。抗生素的应用要足量、有效。疗程相对非糖尿病患者长一些,最好在药敏试验的基础上选用抗生素。一般采取静脉给药、联合用药、长期用药者需要警惕真菌感染。
疗方法三:高血糖患者饮食要十分注意。主食要以米、面为主,另外要注意多吃粗粮。粗粮中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又含有较多的粗纤维,能有效地防止血糖吸收过快,还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及防治便秘的作用。
降血糖的食物
1.苦瓜苦瓜味极苦,性寒,有清热解暑、清肝明目、解毒的功能。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苦瓜含苦瓜甙、5―羟色胺、谷氨酸、丙氨酸及维生素B1等成分。苦瓜的粗提取物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能降低血糖,对糖尿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2.洋葱味甘、辛,性微温,与葱、蒜性味相近,具有健胃、增进食欲、行气宽中的功效,与大蒜一起食用有降糖效果。经常食用洋葱,既可充饥,又能降糖治病。
3.麦麸味甘,性平、偏凉,除充饥、补充营养外,尚可养心安神。麸小麦可益气、除热、止汗;麦麸调中、清热、止虚汗,可根据病情所需而选用。用麦麸、面粉按6:4的比例,拌和鸡蛋,做成糕饼,可作为糖尿病病人正餐或加餐食品。
4.魔芋魔芋是一种低热能、高纤维素食物。因其分子量大,粘性高,在肠道内排泄缓慢,能延缓葡萄糖的吸收,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升高。魔芋中所含的葡萄甘露聚糖对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较好的效果。又因为它吸水性强,含热能低,既能增加饱腹感,减轻饥饿感,又能减轻体重,所以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5.猪胰性平,焙干研成粉末,长期服用对降血糖和维持血糖稳定有明显疗效。
6.南瓜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的功能。现代研究发现,南瓜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7.紫菜紫菜含有丰富的紫菜多糖、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其中的紫菜多糖能显著降低空腹血糖。糖尿病患者可于饭前食用紫菜,以降低血糖。
8.黑木耳含木耳多糖、维生素、蛋白质、胡萝卜素和钾、钠、钙、铁等矿物质,其中木耳多糖有降糖效果,动物实验表明,木耳多糖可以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黑木耳可炒菜或炖汤,也可作配料。除了上述食物之外,还有很多食物有降血糖的作用。比如:胡萝卜、大蒜、山药等都对降血糖有很大作用。芹菜甘寒。能除心下烦热,散节气,下瘀血。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作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人可以长期食用。
9.藕味甘,性寒。归心脾胃经。生用具有清热解渴凉血止血散瘀醒酒之功效;熟用具有健脾养胃滋阴补血生肌止泻之功效。适用于多饮仍烦渴不止饥饿形体消瘦型糖尿病,兼有吐血衄血及热淋者尤为适宜。
10.莱菔(萝卜)味辛甘,性温。归肺胃经。具有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之功效,适用于食积胀满型糖尿病。
11.韭菜味辛,性温。入肝胃肾经。具有理中行气散血解毒之功效,适用于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患者。
12.山药能有效改善高血糖,山药中的黏滑成分也是由黏蛋白形成的。黏蛋白能包裹肠内的其他食物,使糖分被缓慢地吸收。这一作用能抑制饭后血糖急剧上升,同时也可以避免胰岛素分泌过剩,使血糖得到较好调控。
13.肉桂性味辛温,具有补元阳暖脾胃的作用。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肉桂可使血中胰岛素水平升高,对糖尿病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建议在烹调时加入1~3克肉桂末,但肉桂辛热,不适宜阴虚型糖尿病患者。
14.银耳
预防注意
一般原则
(1)不可任意停药。(2)按医护人员及营养师的指示进食。(3)平日要注意血糖的控制,常检查血糖值。(4)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以防感染。(5)如有恶心,呕吐或发烧时,不可任意停药,应立即求医诊治。(6)找出高血糖发生之原因,避免下次再发生。(7)注意保暖。(8)多摄取水份。(9)立即就医。
高血糖的饮食方向
要根据病人的营养状况、体重、年龄、性别和体力活动情况来确定总热量,原则是使病人体重略低于或维持在标准体重范围内。一般情况下,每日摄入热量在1500-1800千卡,胖人宜减少到1200-1500千卡。其中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60%左右,相当于主食300―400克。粗杂粮中的糖类分解较缓慢,适于糖尿病人。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要充分:高纤维素食物能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吸收,有利于平衡血糖。因进食量减少可引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供应不足,故宜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类含果糖较多,血糖控制不好时最好免食。可另外口服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片(丸)来补充。防治并发症:糖尿病人脂肪代谢紊乱,血脂高,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快。食物中必须控制胆固醇含量,一般不超过300毫克/日,相当于每日一个鸡蛋。少食或不食动物油脂及含胆固醇高的动物脏腑类食物。糖尿病人还易并发肾功能不全,要经常检查尿蛋白。
高血糖的水果疗法
高血糖患者食用含果糖多的水果,会使血糖很快下降,具有降血糖功能的水果常见的有:
1、荔枝.是亚热带的美味水果,除营养丰富外,它还有很多药用功能:生津,降血糖,益智,健脾,美容等。荔枝性味甘,微温,微酸.对烦渴,糖尿病,胃痛,牙痛等症状均有疗效。
2、香蕉.营养特别丰富,蛋白质,脂肪,磷和钾的含量均很高。钾对维持人体酸碱平衡及改进肌功能等都非常重要,缺钾会使人感到无力.香焦有辅助降血糖,降血压,清热解毒,润肠缓泻等作用。
3、山楂.是我国传统保健药膳中常用的中药,含维生素C,B和胡萝卜素。它性味酸,微甘,平,有降血糖之功效,还有散瘀,消积,化痰,解毒,活血,提神,醒脑,清胃等功效.对糖尿病常见的合并症,如冠心病,高血压,血脂紊乱,消化不良等都有辅助疗效。脾胃虚弱者慎用.
日常护理
血糖自我监测
关于血糖监测,相信大家是既熟悉又迷茫。“熟悉”是因为血糖监测伴随着糖友的病程,而“迷茫”是因为大多数人没有掌握血糖监测的诀窍。血糖监测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五大原则之一,由于受年龄、病情、顺从性等因素的影响,糖尿病病人往往很难坚持定期到医院进行血糖监测,可以在家进行自我血糖监测(SBMG),它的好处在于能够准确地反映身体内的实际血糖水平,更好地了解病情,及时调整治疗。血糖仪可以让我们随时监测血糖,把握自身的微小变化,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生活的节奏、饮食的种类,了解各种治疗的效果,以摆脱糖尿病的困扰,强化控制血糖达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何科学地监测血糖,成为糖尿病患者必须关注的热点。关于血糖监测,相信大家是既熟悉又迷茫。“熟悉”是因为血糖监测伴随着糖友的病程,而“迷茫”是因为大多数人没有掌握血糖监测的诀窍。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血糖仪的准确性也是您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检测血糖仪的准确性可以采取用血糖仪测量您的毛细血管血糖(指尖血),同时抽取静脉血用生化仪测定静脉血糖,两种方法的血糖结果应该接近,误差应小于15%。血糖试条是影响血糖仪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有的血糖试条采用瓶装,试条瓶打开后试条必须在3~4个月内使用完,有的血糖试条采用单片铝箔包装,不易受潮,有效期长达一年。所有的血糖仪均需要适当的保养,有的血糖仪需要更多的清洁和维护,需要更换专用电池,这也是购买仪器时需要考虑的内容。购买血糖仪,贵的并一定是最好的;最适合您使用的,才是最好的血糖仪。拥有适合您的血糖仪,就为科学监测血糖奠定了基础。
2、选好“时辰”,测对血糖
好的血糖控制应该是把全天的血糖值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因此,血糖监测的时间应包括空腹血糖,三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随机血糖,必要时加测凌晨1~3点时的血糖等。同时,对于不同病情的糖尿病患者,所选择的时间点也有所侧重,例如新诊断的患者往往需要规律监测一段时间的血糖,从而指导治疗,一般每天应坚持测4-7次。血糖控制相对稳定时,每月监测2~4次;血糖控制未达标者,每周不同时间监测空腹、餐后血糖至少4次。尝试一种新的饮食方法,运动前后,旅行时,调整胰岛素剂量或次数,有低血糖症状时,怀孕或打算怀孕时要增加监测次数。“糖友”在测血糖的时候不能光测“手指血糖”,还要测“糖化血红蛋白”,这样才能反映最近三个月来的平均血糖水平,这更有利于医生判断病情。“手指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就好比一个班级的两个成绩,“手指血糖”反映了一次考试的成绩,而“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3个月来这个班级的平均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