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开胃_食补介绍_健脾开胃食谱_开胃菜_健脾的食物_美食佳肴网

2023-04-25 00:24:17

123网站群:美食网 | 美容网 | 宠物网

健脾开胃

食补介绍
详细介绍
  基本概述

  健脾中医名词。指健运脾气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常用方药如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等。健脾补法之一。亦称补脾、益脾。治疗脾虚、运化功能减弱的方法。用于面色萎黄、疲倦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弱等脾气虚弱证候。常用药如党参、莲子、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等。方如参苓白术散。

  脾胃虚弱是因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劳逸失调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虚衰、不足的病证。因为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证。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宜吃具有补脾气作用的食物,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忌吃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忌吃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忌吃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

  宜食食物

  一、宜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宜吃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宜吃性平味甘的食物。

  二、适宜食物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粳米、籼米、玉米、薏米、番薯、豆腐等。

  2、肉、蛋、奶类的选择:牛肉、鸡肉、兔肉、狗肉、牛肚、猪肚、桂鱼、乌鸡等。

  3、蔬菜的选择: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胡萝卜、马铃薯、洋葱、平菇等。

  4、水果的选择:葡萄、红枣、桃、杏等。

  三、参考膳食

  早餐:粳米、莲子、鹅如莲子粥、凉拌鹅肉。

  午餐:粳米、玉米、羊肚、青椒、胡萝卜如米饭、煮玉米、青椒炒羊肚、青炒胡萝卜丝。

  晚餐:南瓜、粳米、山药、牛肉、胡萝卜、马铃薯如南瓜饭、山药炖牛肉、马铃薯胡萝卜汤。

  四、补脾的食谱

  马铃薯(洋芋、土豆、山药蛋)味甘、性平。作用:补气、健脾。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芽的马铃薯芽与皮有毒,忌食。

  红薯(甘薯、地瓜、番薯)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香菇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发物,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忌食。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作用: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

  栗子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作用: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气滞腹胀者忌食。

  红枣(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益脾胃,养血安神。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疲乏无力。气滞、湿热和便秘者忌食。

  鸡肉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中益气,补精添髓。宜于脾胃虚弱,疲乏,纳食不香,慢性泄泻。实证、热证、疮疡和痘疹后忌食。

  兔肉味甘、性凉。作用:补中益气,凉血解毒。宜于脾虚食少,血热便血,胃热呕吐反胃,肠燥便秘。虚寒、泄泻者忌食。

  猪肚(猪胃)味甘、性温。作用:补益脾胃。宜于虚弱、泄泻,近代用于胃下垂和消化性溃疡。

  牛肚(牛百叶)味甘、性温。作用:益脾胃,补五脏。宜于病后气虚,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羊肚(羊胃)味甘、性温。作用:补虚弱、益脾胃。宜于形体瘦弱、脾胃虚寒。

  牛肉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中气下陷,慢性泄泻。

  桂鱼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血。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虚寒证、寒湿证忌食。

  泥鳅味甘、性平,归脾、肺经。作用:补中益气,利水祛湿。宜于中气不足、泄泻、脱肛。

  粳米(大米、硬米)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宜于中气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呕吐、泄泻。

  籼米味甘、性温,归肺、脾、心经。作用:补脾胃,养五脏。宜于脾虚湿盛腹泻。热证、湿热证、阴虚证忌食。

  糯米(江米)味甘、性温,归脾、胃、肺经。作用,补中益气,补肺敛汗。宜于脾虚腹泻,近代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粘滞难化,食积证、气滞证、湿证、脾虚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食。

  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作用,健脾化湿,清暑和中。宜于脾虚湿盛,食少便稀,暑湿吐泻。气滞腹胀者忌食。

  豇豆味甘、性平,归脾、肾经。作用:健脾,补肾。宜于脾胃虚弱,腹泻,呕吐。气滞证和便秘者忌食。

  蜂蜜味甘、性平,归脾、肺、大肠经。作用:补脾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宜于脾胃虚弱胃痛,津亏肠燥便秘,近代用于消化性溃疡。湿证、湿热证、胃胀腹胀、呕吐、便稀者忌食;不宜与葱、莴苣同食。

  忌食食物

  饮食禁忌:忌吃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忌吃味厚、油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忌吃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如:苦瓜、冬瓜、海带、螃蟹、鸭子等。

  忌食食物:

  1、性质寒凉、易损伤脾胃阳气的食物,如荞麦、莜麦、绿豆、豆腐、菠菜、空心菜、茄子、黑木耳、金针莱、莴苣、冬瓜、芹菜、苋莱、茭白、黄瓜、苦瓜、西瓜、柿子、香蕉、枇杷、梨、桃子等。

  2、味厚滋腻,难以消化,易阻碍脾胃运化的食物,如猪肉、鸭肉、甲鱼肉、牡蛎肉、糯米等。

  3、具有利气消食作用,可损伤正气、加重虚寒的食物,如山楂、萝卜、薤白、香菜等。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脾胃虚弱临床表现:病程较长,泄泻时轻时重或时发时止,大便稀溏,色淡无臭味,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食后易泻,吃多后见腹胀、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瘦弱,舌质淡,苔薄白。治以健脾益气,助运化湿。方药用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苡仁、焦山楂、焦神曲、陈皮、砂仁(后下)。水煎,日1剂,分3次服。如时见腹痛,加木香、香附;兼舌苔白腻者,加苍术、厚朴;大便清稀,小便色清,腹部隐隐作痛,加炮姜、肉豆蔻、益智仁;少气懒言,便泻不止,甚至脱肛,加黄芪、升麻、葛根;兼夹湿热,口苦舌黄,或大便夹粘冻,加黄连、马齿苋。

  症状:脾胃虚弱症状: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就时显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不良影响

  脾胃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体生命的盛衰。脾胃功能好,则人体营养充足,气血旺盛,体格健壮;脾胃虚弱,则人体所需营养不足,以至身体羸弱,疾病丛生。

  药膳偏方

  [方一]——豆浆200克,粳米59克;白糖适量。豆浆加水与米同煮为粥,或粳米如常法煮粥,临熟时加入豆浆,继续煮至粥成,以白糖调味,每日2次。本方补虚羸,肥健人,适合于体弱多病,形体消瘦者食用。

  [方二]——大麦100克,草果6克,羊肉50克。将羊肉洗净,制成肉末,备用;大麦煮汤,临熟时,加人羊肉末、草果、黄酒及食盐,搅拌均匀,小火继续煮至熟烂,遂停火,佐餐食用。本方温中、养胃、肥健,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消渴、体弱消瘦者食用。

  [方三]——生黄芪30--60克,粳米2两,红糖少量,陈皮末1克。每次取生黄花浓煎取汁,选用粳米、红糖少量同煮,等粥将成时,调入陈皮末,稍沸即可。本方补益元气、健睥养胃、利水消肿,适用于劳倦内伤、慢性腹泻、体虚自汗、老年性浮肿、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疮疡久溃不收口等一切气血不足的病症。

  [方四]——芡实、山药、茯苓、莲肉、薏苡米、白扁豆、党参、白术各6克,大米100克,糖适量。将前8味中药,加水共煮40分钟,捞出党参与白术之药渣,再人淘干净的大米,继续煮烂成粥,分顿调糖食用,连吃数日。本方健脾益气,温阳利湿,适用于体虚无力,虚肿,泄泻等症。

  [方五]——干山药、白术各30克,人参3克,面粉500克。山药、白术、人参研成细粉。加面粉,清水合面,斡薄切片煮食。本晶有补气健脾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大便泄泻,疲倦无力。本方出自《圣济总录》,原方名“山芋丸”,用于“脾胃虚弱,不思进饮食”,为补气健脾常用方。脾胃虚弱,运化无权,生化无力,则见食少便泻,疲倦无力。法宜补气健脾,方中以山药为主,补气健脾;以白术、人参、面粉为辅佐,白术补气健脾,人参大补中气,面粉补养肠胃。诸料合用,更增强补气健脾功效。本方补气之力较强,对于元气虚弱也可应用。本方对外感及实热病证者不宜食用。

  [方六]——水发燕窝10克,水发竹荪40克,鸡腿肉150克,水发香菇100克,火腿丝10克,精,盐、味精、白糖、胡椒粉、水淀粉、姜汁、猪油、料酒、高汤各适量。鸡肉、香菇、竹荪切成条。竹荪、香菇下锅氽透捞出。锅加入猪油、姜汁、料酒、水,先将燕窝下锅滚片刻捞出,放人竹荪、香菇、鸡肉滚煮,待鸡肉熟后倒出放人碗内,加人燕窝火腿丝。后烧锅,加入高汤、猪油、味精、白糖、胡椒粉,待沸后用水淀粉勾稀芡,淋在面上即成。本汤莱以竹荪燕窝合鸡肉、香菇、火腿而成。竹荪又名竹参,竹笙,为世界上著名的珍贵食用真菌,被誉为“山珍之王”,“菌中皇后”。竹荪菌体洁白细嫩,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价值很高。据测定其中含粗蛋白20.1%,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38.1%,并含有多种氨基酸,特别是谷氨酸含量特别丰富,竟高达1.76%。所以它不仅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而且是一种上好的调味品。竹荪历来被作为高贵的馈赠礼品,也只有在帝王御膳中才能见到它。竹荪具有补气益肾,止痛止咳,防腐解毒之功效,且能减少腹壁脂肪的贮积,对高血压、高胆固醇患者也有一定疗效。竹荪配用大补元气、润肺益肾之燕窝,健脾滋肾之火腿,补血益气之鸡丝,开胃化痰之香菇,则具补元气、益肺肾、开胃健脾之功。对于体虚痨瘵之人食用效果更佳。此汤菜味鲜;素为人爱。

  [方七]——黄羊肉250克,党参50克,精盐、味精、料酒、姜丝、猪油、肉汤各适量。将黄羊肉洗净,切片。党参润透洗净切片。先在锅内加油、姜丝、料酒、味精、盐及肉汤,烧开后加入黄羊肉、党参共煮,至肉熟烂,调味即成。黄羊肉具补中益气功效,常用治劳伤、虚寒。党参益血补肺,补益中气,两者相合为用,则此汤菜补中益气之效更著。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反胃,饮食减少,消瘦之人。健康人食之能健脾胃。

  [方八]——水发鱼翅1000克,熟火腿50克,香菜、豌豆苗各25克,料酒、精盐、味精、白糖、白胡椒粉、葱、姜、熟猪油、鸡汤各适量。先将热火腿切成3厘米长的细丝,豌豆苗掐根留尖洗净,葱切段,姜切片,均拍松,备用。将水发鱼翅滗去碗内原汤,用沸汤烫一次,重新放在碗内,上放葱段、姜片,倒入鸡清汤,加料酒、精盐,放在笼中蒸20分钟,取出滗去汤,拣出姜葱。另坐锅于火上,倒人熟猪油,油热后,投入葱段、姜片,倒入鸡汤,放人蒸过的鱼翅,加精盐、白糖、料酒,烧开后,移至小火上将鱼翅炖至软烂。同时,另取锅于火上,倒入鸡汤,加料酒、精盐,烧开后,加味精调好口味,把炖烂的鱼翅拣去葱姜,捞在一个大罐子内,将烧开的鸡汤浇于罐中,撒上火腿丝、豌豆苗、香莱末、白胡椒粉即成。鱼翅,为海味珍品。内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等物质,为上乘名菜。中医认为此物性味甘、平,人于脾胃经。具有益气、养胃、补五脏、益肾、强筋骨的作用。可治疗病后,年老体弱,并有强壮健身作用。

  [方九]——老鸭2只,猪蹄1对,葱1根,姜1抉,花椒少许,料酒、食盐各适量。将老鸭宰杀后,热水煺毛,剖腹去内脏,切成小块,放入开水锅中氽2分钟捞出,控去血水,洗净备用。猪蹄刮尽毛垢,洗净,劈破为两块。生姜切片,葱切长段。砂锅内放水适量,将老鸭与猪蹄同入锅内,先用武火烧开,撇去汤面上浮沫,然后投入姜片、葱段、料酒、花椒,用文火炖约2小时,至猪蹄与鸭均脱骨为度,放食盐入锅再炖数分钟,即停火起锅,分次食之。补气肥体,健脾开胃。适用于身体赢弱,病后体虚,产后少乳。

  [方十]——鳖甲30克,鸽子1只,料酒、精盐、味精、胡椒粉各适量。将鸽子去毛和内脏,洗净。将鳖甲打碎放人白鸽腹内加清水适量,料酒、胡椒粉、盐,放瓦盅内炖熟,以味精调味,装汤碗即成。鳖甲味威性平,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之功效。《医学入门》谓之“主劳疟、老疟、女儿经闭、小儿痫疾。”《本草衍义补遗》谓之“补阴补气”,是一味补阴软坚常用之晶。鸽肉能滋肾益气。《本草逢原》谓之能对“久患虚羸者,食之有益。”《四川中药志》记载它能“治妇女干血劳,月经闭止。”二料共用,具有滋肾益气、散结通络之功效。适用于妇女因身体虚弱而致月经闭止之人。另对于肾虚、气虚、身体瘦弱者食之有益。脾胃阳衰、食减便溏及孕妇忌食。

  臘鴨腎菜幹粥——功效:清肺胃熱滯,健脾開胃,對消化不良者,尤為適宜。材料:臘鴨腎2個,白菜幹25克,大米50克。做法:臘鴨腎洗淨切片,白菜幹浸軟洗淨切段,大米洗淨浸泡20分鍾。鍋內注入適量清水,煮沸後加入上料煲粥。粥成後調味,可做早餐或午餐食用。

  十谷粥——功效:補脾益胃,營養平衡,去胃腸機滯,通利二便。材料:糙米10克,黑糯米10克,燕麥10克,小麥10克,荞麥10克,玉米10克,小米10克,紅薏仁10克,蓮子肉10克,芡實10克。做法:上料洗淨,浸泡1小時。煮沸後加料,中慢火煲粥,粥成後可淡食或加入糖或鹽調味。

  牛乳粥——功效:清熱開胃消滯,對消化不良、口幹者尤為適宜。材料:鮮牛乳片8-10片,大米50克。做法:大米洗淨,浸泡20分鍾。鍋內注入適量清水,煮沸後,加入大米煲粥。粥煲至七成熟時,再加入牛乳煲至粥成。

  番茄鸡片——主料:生鸡胸肉150克,番茄酱50克。辅料:荸荠50克,鸡蛋清1个,太白粉15克,精盐2.5克,白糖25克,熟猪油250克(约耗60克),醋10克。制法:①先将鸡胸肉切成薄片,加精盐(1克)、鸡蛋清、太白粉(10克)调均。②荸荠去皮,洗净,切成薄片。③锅放炉火上,放入猪油烧至三分热时,放入鸡片,随后用筷子划散,见鸡片变白成形捞出。④原锅留油少许,放入工荸荠、清水、精盐、白糖、番茄酱、醋,烧开后将太白粉用水调匀勾芡,倒入鸡片,翻炒均匀即成。营养:内含蛋白质38.5克,脂肪67.3克,碳水化合物48.9克,钙45.5毫克,磷483.5毫克,铁2.5毫克,尼克酸8.8毫克,维生素A175国际单位,维生素B1:2.5毫克,维生素B2:2.5毫克,尼克酸8.8毫克,维生素C32毫克,能产热914.9千卡。功能:健脾开胃、消食导滞、益气养血、生精益体、清热化痰,产后食用,既可作为开胃消食佳品,亦可作为补益良食。

  番茄牛肉——主料:番茄150克,牛肉100克。辅料:卷心菜150克,料酒3克,精盐4克,味精1克。制法:①把番茄、卷心菜、牛肉分别洗净,番茄切成方块,卷心菜、牛肉切成薄片。②将牛肉放入锅内,加入清水至能没过牛肉为度,旺火烧开,将浮沫撇去放入料酒,烧至牛肉快熟时,再将番茄、卷心菜倒入锅中,炖至皆熟,加入精盐、味精,略炖片刻,即可装盘食用。营养:内含碳水化合物11克,蛋白质23.1克,脂肪7.2克,钙81毫克,磷254毫克,铁1.5毫克,维生素A原0.13毫克,维生素B1:0.11毫克,维生素B2:0.21毫克,尼克酸6.45毫克,维生素C69毫克,能产热201千卡。功能:健脾开胃、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生津止泻,对于产后胃口不开有开胃纳食、激发食欲之效。

  番茄酿肉——主料:番茄100克,猪肉50克。辅料:绿叶蔬菜50克,植物油5克,太白粉10克,精盐3克,姜汁3克,葱花5克。制法:①将番茄洗净,去除茄蒂,挖出籽和心(留下待用)。②将猪肉剁成肉末,再把肉末和适量的太白粉、姜汁、葱花和少量的水搅匀,装入番茄中,放在笼中蒸约10分钟拿出。③将绿色菜叶洗净切成节,锅内放油烧热,后炒菜,加入挖出的番茄汁,勾好芡,倒入盘底铺平,再将蒸好的番茄放在青菜上即可食用。营养:内含锌9.6毫克,维生素A原0.81毫克,维生素B1:0.37毫克,维生素B2:0.68毫克,尼克酸2.1毫克,维生素C36毫克,蛋白质6.6毫克,脂肪35克,碳水化合物2.65毫克,能产热333千卡。功能:滋阴养血、健脾益气、强心安神、温中润便,尤其是其开胃增食及润肠通便之效较为上乘,对于产后纳差及便秘食之有益,因此本品既可补益,又可开胃能利,与产妇伤气耗血、津液不足、体虚且易出现便秘的生理病理特点是相吻合的。本品含锌较高,对于预防小儿缺锌也是有利的。

  羊肉炖当归——主料:精羊肉120克,当归15克。辅料:生姜10克,盐、胡椒、味精、油适量。制法:羊肉洗净,切块,入水煮开后去泡沫,捞出后加当归,生姜,用小火煮至烂熟,加佐料即可。营养:羊肉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并含有维生素B1、B2,尼克酸等。当归含烟酸、叶酸、蔗糖、维生素A、B。功能:羊肉炖当归有暖胃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力、益胃气的功效。是产妇有益的佳肴。

  藥膳調養對小兒脾胃虛弱有獨特的療效,現介紹四種供選用:

  苡仁粥——取苡仁3~10克、炒扁豆5~10克、粳米15克,白糖適量。將兩味中藥研成粗末,與粳米共同煮粥,待粥熟時加入白糖即可食服。該方具有健脾祛濕的作用,適用于脾胃虛弱、不思飲食、久瀉不止、四肢乏力者。

  蓮棗湯——取蓮子肉3~6克,小紅棗2~3枚,雞內金1~3克。共同煎煮至爛熟,加入適量白糖即可飲服。該方具有健脾、開胃、消食的作用。適用于脾胃虛弱、食少腹脹者。

  山藥糊——取山藥、茯苓、苡仁、赤小豆、澤瀉、扁豆、雞內金各100克。將以上7味研成細粉,置鍋內用小火加熱,不斷翻動,炒至粉末成深發出香味時,取出放涼,置食品袋內。口服時,根據年齡大小,取6~10克,加溫開水和少量白糖調成糊狀食用。該方具有健脾開胃的作用。適用于食欲減退、口味差、食後腹脹、腸鳴、腹瀉者。

  芡實粥——取芡實5~10克,粳米3~6克,冰糖適量。先將芡實去殼,研成細粉,與粳米共同煮粥,加入冰糖烊化即可飲服。該方具有補腎健脾止瀉的作用。以上藥膳均天天服1次。

  健脾开胃药膳

  红枣籼米粥——大红枣7枚、籼米50克,共同于清水中以文火久炖至熟烂,加入红糖10克,热食。

  肚丝汤——牛肚或猪肚洗净后,用清水煮沸3分钟后捞起,倒去原汤,再加入干净清水文火炖煮至七成熟,加入适量盐、料酒、花椒、小茴香再煮,待熟透后再捞起,晾至不烫手,切丝100克,盛入大碗中,加入鲜姜三片、味精适量,将第二次煮肚的汤倒入肚丝碗中没满肚丝,上笼蒸45分钟即可,热食。

  茴香菜包子——茴香菜100克、剁碎,去骨去皮鸡肉50克、剁碎,两者搅拌均匀,加入适量鲜姜汁、花椒粉、味精、盐、香油,拌匀作馅;以和好的小麦粉发面擀皮,置馅于皮中,捏成包子,于笼上旺火蒸20分钟即好,热食。

  生姜粥——鲜生姜5-10克切片,大枣2-5枚,粳米100-150克,同煮粥,用适量油盐调味食用。有暖脾养胃,祛风散寒功效,适用于病后或老年人脾胃虚寒,反胃食少,呕吐清水,腹痛泄泻,头痛鼻塞,以及慢性支气管炎肺寒喘咳。若用于风寒感冒则去大枣,加入葱白3根。

  1、糯米500克,淮山药50克,共炒熟,研成细末,每早晨用小半碗,加白糖、胡椒末少许,开水冲服。可治脾胃虚寒,久泻,饮食减少。

  2、鲢鱼一条去鳞、鳃及肠杂,切片,干姜6克,食盐适量,同煮熟食用,有温补脾胃之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食欲不振等症。

  3、羊肉50克煮熟,加入豆腐200克,生姜15克,适量食盐调味食用,适用于月经不调、脾胃虚寒。

  4、治中年人脾胃虚寒、反胃食少、呕吐清水、腹痛泄泻以及肺寒喘咳:鲜生姜10克切片,大枣5枚,粳米150克,同煮粥,适量油盐调味佐膳。

  药点药饭:药点、药饭是将谷物与某些食物和药物一起制作成饭、糕、饼、包子、馒头等主食或点心,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方1、橘红糕:鲜橘皮10克,打碎成细粒后用糖浸渍,再和入面粉制成糕点。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痰多。

  方2、豆蔻馒头:白豆蔻粉6克,撒入适量的面粉内,再蒸煮成馒头,适用于腹胀、食欲不振。

  方3、红枣益脾糕:红枣30克、白术10克,干姜1克,鸡内金10克。先煮熬取汁,再将汁与面粉500克及适量的糖制成糕,适用于胃呆纳减,大便溏薄。

  方4、山药饭:山药、莲肉、米仁、扁豆各30克,洗净切碎,莲肉去皮,芯后煮烂,再与粳米一起煮饭,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

  方5、八仙糕:黄芪、白术、山药、山楂、茯苓、陈皮、湘莲末、党参各5克。先将上述药物煎煮取汁,再与适当粳米粉、糯米粉、白糖一起蒸成糕。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

  方6、砂仁藕粉:砂仁5克,三七2克,藕粉30克,白糖适量,将砂仁、三七研为细末,拌匀即成。适用于胃胀痛、呕吐纳呆。

  方7、麻仁玉米糕:火麻仁、芝麻各30克,玉米粉、红糖适量,将火麻仁研末、芝麻洗净,放入玉米粉拌匀,再加入红糖用水和面做成糕。适用于脾虚名血亏损引起的便秘。

  方8、姜糖山芋:山芋500克,生姜2片,蜂蜜适量同煮。适用于肠燥便秘。

  一周健脾养胃食疗方法

  星期一

  早餐:绿豆粳米粥、豆腐花、奶油面包、咸鸭蛋。

  午餐:米饭或面条、槽熘黑鱼片、清炒鸡毛菜、乳鸽汤。

  晚餐:米饭或面条或馄饨、人参煨猪肚、蒜泥油麦菜、豆腐鲫鱼汤。

  特荐养胃菜:人参煨猪肚。原料:猪肚1个,人参15克,干姜6克,葱白7根,糯米150克。做法:将猪肚洗净,葱折去须切段,糯米洗净,一起放入猪肚内,用线缝合。沙锅内加水,将

  猪肚放入锅内,先用大烧沸,撇去汤面上的浮泡,改用小火煮至极烂熟。空高陕食。功效:治疗胃虚寒症,胃脘冷痛,食欲不振,大便泻泄。

  星期二

  早餐:桂格燕麦片、鲜牛奶、菜肉包、茶叶蛋。

  午餐:米饭或面条、鸡片炒山药片、虾皮粉丝拌菠菜、瑞香汤。

  晚餐:米饭或面条或馄饨、面条、清蒸鳜鱼、百合炒西芹丝、冬瓜小排汤。

  特荐养胃菜:瑞香汤。原料:山药120克,乌梅、甘草各30克,陈皮、木香各3克。做法:将以上诸药为末,每次取适量做汤服食,每日2次。功效:健脾和肝。适宜用于胃脘胀痛,大便溏薄等症。

  星期三

  早餐:小米粳米赤豆粥、酸奶、蛋糕、水泡蛋。

  午餐:米饭或面条、清炒虾仁、香菇豆干菜心、桂圆石斛汤。

  晚餐:米饭或面条或馄饨、红烧鸭块、蒜泥拌茄子、猪肝菠菜汤。

  特荐养胃菜:桂圆石斛汤。原料:桂圆10个,石斛10克,白糖10克。做法:桂圆去壳,同石斛一起放锅中,加水,加白糖,小火烧沸15分钟钟即可,不可久煮。作点心吃。功效:补脾健胃,补心益智,除烦清热。胃热重出现舌苔黄者,可加入洗净的竹菇6克同煮。

  星期四

  早餐:莲子糯米粥、甜豆浆、萝卜丝合子、煮鸡蛋。

  午餐:米饭或面条、泥鳅烧豆腐、凉拌番茄、番茄紫菜蛋花汤。

  晚餐:米饭或面条或馄饨、蚝油牛肉、丝瓜毛豆、鲫鱼豆腐汤。

  特荐养胃餐:莲子糯米粥。原料:莲子50克,糯米100克,白糖适量。做法:温开水浸软莲子,去皮、芯,清水洗净;糯米淘洗干净,清水浸泡1~2小时,捞出沥干,待用。放入莲子、糯米,清水适量,置火上,煮成粥,白糖调味,即可食用。功效:补中益气,清心养神,健脾和胃。

  星期五

  早餐:玉米粳米花生粥、鲜牛奶、菜肉蒸饺、酱鸡蛋。

  午餐:米饭或面条、清蒸乳鸽、芦蒿炒香干、皮蛋香菜鱼片汤。

  晚餐:米饭或面条或馄饨、红烧带鱼、青椒土豆炒茄子、虫草老鸭汤。

  特荐养胃餐:虫草老鸭汤。原料:枸杞20克、虫草3克、老鸭一只,香菇、葱、姜适量。做法:将鸭子里面的内脏都去掉,洗净后放入虫草,然后把剖开的口缝起来,再放入其他配料,接着放一些料酒,再放入水把鸭子浸没。烧的时候首先用大火烧开,然后用文火煲一小时左右,起锅以前放适量盐。功效:滋阴养胃。吃的时候以喝汤为主,喝完汤后还可以加水继续煮。

  星期六

  早餐:粳米麦片粥、淡豆浆、香肠面包、荷包蛋。

  午餐:米饭或面条、茭白青椒炒猪肝、三七藕蛋羹、木耳黑鱼汤。

  晚餐:米饭或面条或馄饨、清蒸昌鱼、丝瓜炒毛豆、菠菜蛋花汤。

  特荐养胃餐:三七藕蛋羹。原料:鲜藕500克,三七粉5克,鸡蛋1只,精盐5克。做法:藕洗净切碎,用纱布绞成藕汁(约125毫升),三七粉、鸡蛋放入碗内调匀;锅内放藕汁和少许清水,煮沸后加三七粉、蛋糊、精盐调匀即成。功效:益胃健脾,生血止血。适宜用于胃溃疡、胃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所引起的呕血、黑便。因肝硬化、食管下端静脉曲张破裂而引起急性出血停后,亦可作为康复时的饮料。

  星期日

  早餐:黄豆粳米粥、酸牛奶、韭菜粉丝合子、兰花豆腐干。

  午餐:米饭或面条、莲子烧蘑菇、炒刀豆胡萝卜丝、毛菜粉丝蛋花汤。

  晚餐:米饭或面条或馄饨、香菇黑木耳肉丝、蒜泥生菜、鹌鹑豆腐汤。

  特荐养胃餐:莲子烧蘑菇。原料:莲子30克,蘑菇300克,料酒10克,姜葱少量。做法:将泡了一夜的莲子去心;蘑菇洗净,切片;在烧热的砂锅中加入素油,烧至六成热时加入姜、葱爆香;放入蘑菇、莲子、料酒和适量水,烧煮至熟,加入盐、味精即成。功效:具有增强脾胃,开胃的作用,适用于脾虚胃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人。

  易患人群

  人到中年,体内的各个器官都逐渐地衰老,生理功能下降,消化系统也不例外。例如,牙齿松动、脱落,味觉减退;胃肠道平滑肌开始萎缩,弹性减低,蠕动变慢,食物在胃肠道中行进(消化)速度减慢,易于滞留;同时,胃肠道内的表面的枯膜逐渐变薄,消化腺也逐渐萎缩,消化液分泌减少,对食物的分解能力降低。由于这些生理的变化,就造成了中老年人的脾胃逐渐衰弱,消化功能下降,从而发生了上述的种种不适。加之有些中老年人,年轻时过于劳累,或饮食上末注意调理,日久损伤了脾胃,加重了脾胃的虚弱。所以中老年人易患脾胃虚弱。

  预防注意

  中医认为脾主“水湿”“运化”,如果人脾虚,则身体会出现“水湿痰浊”的问题。因此要健脾,健脾的食物主要有苡米、白扁豆、莲子、山药等。同时要注意节制饮食,不能暴饮暴食,过服寒凉;也不要吃太油腻的或不易消化的食物。此外,要注意生活规律,不要劳倦过度,还要适当运动,慢跑、游泳、散步等中等强度的运动都是脾虚者比较适合的运动项目。

菜谱导航

相关资讯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美食佳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