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5 00:24:18
腌菜,是一种利用高浓度盐液、乳酸菌发酵来保藏蔬菜,并通过腌制,增进蔬菜风味发酵食品,泡菜、榨菜都属腌菜系列。
腌菜就是泡菜。二者只是城乡差别:城里叫泡菜,乡里叫腌菜。泡菜不是腌菜,腌菜不是泡菜。就是因为城乡有别,才有了真假高下优劣之分。泡菜求的是急功近利,用化学药剂泡上一个晚上,就端出来给人食用,对身体损害较大是浮躁城市生活的写照。腌菜就像客家人煲汤讲究文火细煎慢熬体现的是一种真功夫一门学问。一坛腌菜从制作到成熟需要借以时日。没有半月以上的时间是腌制不出来的。腌制的时间越久腌菜越是晶莹剔透越是味道浓郁纯正。
发展到现在,虽然每户人家在腌菜的细节上各有所异,但基本手法是一样的。清早就把蔬菜从地里摘回来,清洗干净,放在太阳下晒上一天,晚上收回来,装进坛子里,一边装,一边撒上一层盐。坛子装满后,盖上坛盖。坛盖与坛腹接合处,有一坛沿,檐角一样突出在外。在蔬菜腌制过程中,要保证坛沿常年贮水不断。坛沿处的水,使坛内的蔬菜与外界隔绝,避免氧化。所以要经常给坛沿注水。
腌菜种类很多,辣椒,茄子,蒜头,荞头,萝卜,豆角,豆豉,黄瓜,生姜……,几乎地里长的,都可以入坛,成为腌菜。一种腌菜占满一个坛子。坛子有大有小。辣椒,茄子,萝卜,豆角为主,占据大坛子;荞头,蒜头,豆豉,生姜为辅,占据小坛子。当然后几种有可能只做配角,就像平时炒菜时的蒜头生姜一样,成为调味品。
腌菜一般要半个月才能开启,只有腌黄瓜和生萝卜不能太久。黄瓜和生萝卜腌久了就酸了,吃了牙疼腮肿。其他的都是越久越好,有的甚至放上数年。放得越久,腌菜越是透明,就像陈年老酿。腌菜本是晒干水分的,但坛子里有陈年盐水,吃的时候,腌菜浸满了水分,通体透亮,晶莹如玉。一种是从坛子里挖出来就吃,原汁原味,醇厚爽口。一种是蒸,省工省力。蒸腌菜,不是专门蒸,而是做饭时顺便蒸。把腌菜盛在碗里,放上一点油,然后放进锅里,放在饭面上,饭熟了,腌菜也蒸好了。蒸的腌菜很柔和,很柔软,上下牙齿轻轻一闭合就断了碎了。一些岁数较大,牙齿松脱的老年人特别喜欢吃蒸腌菜。、一种是炒着吃。腌菜炒的时候,最好放上小许其他东西,如小鱼虾,鸡蛋,肉片。这种吃法,味道是最好的,最受大家欢迎。这种吃法,是家境富裕的一种标志。一般人家,机会是很难得的,要等到一家团聚的时候才行,估计一周有一个回合。现在城里很多小店做早餐,放在面条或者米粉面上的臊子,就是这种吃法。“好看不过素打扮,好吃不过咸菜饭”。这“咸菜”是集合概念,包括了各种蔬菜制作的腌菜。
腌菜确是一种开胃、大众食品,它给人们最终的实惠是增进身体健康,这是人人都希望的。吃起来能增进食欲,吃了觉得舒服,意味着肠胃愿意受纳,纳而化之,使食物顺利进入人体正常新陈代谢轨道,其结果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渣进大肠,水归膀胱”,带来精力充沛,体魄健壮的最佳效益。对于大病初愈或患小病而胃口不佳的腌菜给我们的,增进食欲和易于消化,这是一方面,而腌菜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微量亚硝酸盐,只是量有多有少,所以不要常吃就行了。将青菜洗净剁细晒干,放进坛子里密封就成;先将青菜洗净用开水烫熟,然后切成约3厘米长一截放进坛子里,再掺入淘米水或米汤,腌制一段时间,使腌菜与汤水变酸即可。腌菜多以萝卜、豇豆、茄子、大蒜、繴头、生姜、辣椒等为原料,制作成酸菜后,其风味则各有特色,并能贮藏较久。主要利用高浓度盐液来保藏蔬菜,并通过腌制,增进蔬菜风味。在低浓度盐下,利用乳酸菌发酵蔬菜内部糖分生成乳酸,从而达到保藏蔬菜的目的。并赋予蔬菜以特殊的风味。经过盐腌的蔬菜,浸入酱内进行酱渍,使酱液的鲜味、芳香、色泽及营养物质等渗入蔬菜组织内,增加其风味,称为酱制法(蔬菜经过盐腌后,浸入配制好的糖醋液中,使制品甜酸可口,并利用糖醋的防腐作用保存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