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5 00:24:18
简介:楼宇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 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七仙岭论坛”开幕式上组委会合影,楼宇烈担任组委会名誉主任。
我想谈谈“道”的问题。
什么叫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我们学习的过程,它是学、问、思、辩、行。《中庸》里的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今天我们问道进入第一个阶段,问道、思道、辩道,然后来行道。那么我们讲了半天的道,我们还要去修道,去证道,那么这个道究竟是什么?道可学吗?道可说吗?这是个大问题。道就一个道吗?还有许多道吗?道是非常笼统的字眼,道可说也不可说,可问也不可问,可修也不可修,可证也不可证。
大家一听,觉得我在玩弄名词概念,在搞诡辩,但事实确实是如此。中国的学问常常讲有上达和下学两个层次,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间的行为规范、举止言行,各种各样的规范,各种各样的关系,各种各样的事实。上达什么呢?上达天道星运,这就是道。那么我们也有个说法,下学可以言传,可以通过语言来传颂、来学习,上达呢,上达必有修悟,你自己去体悟,不是用语言就可以说得清楚。
老子的《道德经》,第一句话我想在座的都会说,“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怎么解释,自古以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什么叫道可道非常道,首先是常道,什么是常道?我认为常道就是一种恒常之道、平常之道。在我们生活中间普普通通的,时刻也离不开的那些道,叫常道。这种道不是用语言可以来说清楚,而是在我们生活中间去体悟的。比如说为人之道,怎么样做人?说得再多都没有用,得自己去做。所以说常道是永恒之道,平常之道,是不可说的。说了就把它复杂化了,就让我们一天到晚去抠字眼了。所以说道的问题既可说又不可说,不可说还得说,说了以后又还得把它抛掉,用心去体会它。
刚才讲我们讲道,有各种各样的道,每个学派有每个学派的道,儒家有儒家之道,道家有道家之道,佛家有佛家之道,墨家有墨家之道,法家有法家之道。所以有一句话,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走的路不一样,我们追寻的目标不一样,所以我们无法加以考量。儒有儒之是非,墨有墨之是非,儒家的是可能是墨家的非,墨家的是可能是儒家的非,所以道又是非常复杂的。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这个道。那么今天我们不去讨论这么多道,我们只讲一个道,它是中国文化中间具有某种核心价值的一个道,既是我们思想方法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实践中间的基本原则,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基本原则。
这个道是什么道?
那么我就想借用南宋着名的人物张三丰说过的一句话,张三丰曰:“夫道,中而已矣”。其实道就是一个中字。儒曰致中,道曰守中,释曰空中。儒释道都讲一个中。儒家讲什么中,致中。致就是达到的意思。致中这个思想就是在《中庸》里面讲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立焉,万物育焉”。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的位就定了,万物就在天地之间,郁郁葱葱的生长,生生不息的生长,所以儒家讲致中。道曰守中,守住这个中。《道德经》中讲,“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就是要掌握中这样一个原则。释曰空中,佛教讲空中,空中这个概念从哪儿来呢?从佛教经典《中论》里面来,《中论》里面讲“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空中的概念从这里面来,空和假名,假名就是幻影。幻象和假名,和它的本质的空,也就是无常和无我,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的。不是对立的,不是分开的,这就是中道。所以说,佛教讲空的中道。所以张三丰讲,道一个字,中。我们的儒释道三教都讲中,确实也是,中这个概念在中国文化当中贯穿一切,所以在《中庸》里面,《伦语》里面,连孔子都讲“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作为一德行,达到了最高点。中是什么概念呢,中是一个度的概念,是一个适当的概念,平衡的概念,尺度的概念,儒家的解释就是既不过也不及,恰到好处。
怎么样才能做到恰到好处?这里我又要引用一位清代的道家黄元吉说过的一句话,他说:“圣人之道,中庸而已。中庸之道,顺其自然而已”。我为什么要讲这个呢,因为中庸讲中是分寸,是适度。什么才是分寸、适度?就是顺其自然。只有顺其自然才能够符合每个事物的度,因为每个事物的度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事物都有差异,所以我们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的事物,符合了这个人的适度,不符合那个人的适度。符合这一群人的适度,不符合那一群人的适度。所以,中就是讲适度,落到最后就是顺其自然,所谓顺其自然就要是合乎每个事物的本性、本然状态,也是我们通常讲的德性。什么叫道?什么叫德?我们现在已经在新的意义上来使用道德这个概念,什么新的意义?即道德等同于伦理,我们常常讲伦理道德,道德伦理,道德就是伦理,伦理就是道德,可是我们知道道德和伦理在先前的时候是带着两个相反意义的概念,道德是道德,伦理是伦理。道德是顺其自然的,伦理是规范人与人之间的言行举止规范的。伦是伦常,人与人之间应该遵循什么样的道理? 这就叫伦理,就是儒家制定的仁义道德等等,这就叫做伦理规范,人们行为的规范,仁义礼智信,我们后来讲的五常,这是伦理规范,是儒家倡导的。道家讲道德,什么叫道?道者路也,一条路。天地万物所共有也,天地万物共同在路上走出来的,这就叫道。
什么叫德,道德的德,德者得也。
我得到了,天地万物所各具也。天地万物所具有的本性,就叫做德。所以我们还用德行这个词,说这个人的德行如何如何。这个人的德行怎么这个样子,那个人的德行怎么那个样子,德行就是它的本性。道德是指所有事物的本性,是自然的,伦理是指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遵守的道理。所以在先秦道家与儒家会有冲突,因为道家比较注重强调道德、自然,每个事物的天然本性,尊重每个事物的本性。而儒家比较强调在有组织的社会群体中间,如果没有一种行为规范来规范大家的行为、言行,那不就乱了吗?所以比较强调人为的规范。你看看先秦时期,《庄子》有多少批判儒家的东西。因为这些伦理束缚着人的自然天性的自由发挥。到了魏晋时期,就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所以魏晋时期就要来解决这些问题,怎样把人的自然天性这一方面跟社会对于每个人的责任义务、行为规范的要求统一起来,就出现了魏晋时期的玄学,玄学是主体就是要想办法把这两者统一起来。
玄学的主体是什么,就是礼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就是伦理的问题,自然就是每个人的本性的问题。这两者怎么样能够统一起来、协调起来?我想这个问题,大家想一想就会知道,这大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永远是有自然本性的一方面,特别是人类作为肉体的生命来讲,有肉体生命各种各样的自然要求,有很多啊。可人又不仅仅是个肉体的生命,他是群体肉体生命,他不像一匹马,一头牛,他是有组织的群体,必然要碰到每一个个体与另一个个体的关系问题,何况人还有精神生命呢?这个精神生命跟所有的其他生命不一样,他不能跟禽兽一样,他更不能不如禽兽,所以因此必须要规范他。大家来共同遵守群体言行举止的准则规范,这样这个群体才能和谐、才能整体存在和发展。所以怎么样处理好这个群体对于每个成员的要求,以及每个成员个体生命中间的自然的欲求情感,还让人不要丢失你是一个高级的生命,你不仅仅是个肉体的生命,你还是一个精神生命,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结合就不能够等同于只有物理生命的禽兽,更不能做出连禽兽都不如的事情来。所以说这两点必须结合起来,所以说这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主题,每个时代都会碰到。
魏晋时期讨论这个问题大致得出的结论,就是人的自然本性、人群的群体的行动准则的规范不应该是矛盾的,而应该是统一的。我们制定各种规范必须要考虑人的自然的本性。我们人的自然本性的发展也必须顾及到我们人类是一个群体、有组织的群体这样一个规范的需要。所以把这两方面要统一起来。从这个时候开始,伦理的问题跟道德的问题就可以说是结合起来了,统一起来了。伦理不能违背自然,自然也不能违背伦理。所以道德不能违背伦理,伦理不能违背道德,伦理道德由此就结合为一体,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那么怎么来沟通这个问题、怎么来很好的沟通这个关系?我们大家都知道儒家强调孝道和孝,在很多人都心目中间都清楚孝和道是儒家提出的伦理规范。
有一个着名的玄学家,只活了23岁叫王弼的年轻的玄学家,给孝下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定义,他说:“自然亲爱为孝。”什么叫孝?自然亲爱就是孝。我们想一想,这句话,就把人的天然本性和儒家的伦理的要求的孝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也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核心的价值观念,因为中国文化里面的生命观呢,就是自然的生命观。一种从万物到人类,自然生存了的,它不是一个造物主有意识的、有目的创造出来,而是自然界自然而然生成的。所以说每个生命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群体。所有的生命都是关联在一起的,都是天地所生,万物都是天地所生。天地和气,万物自生。那么万物生出来了,又有各种不同的类,有草本类、有禽兽类,有人类。每一类中间的生命也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都是相关联的,代代相传的,所以每一类生命都有自己的源头,都有自己的系统。这就是中国人讲的祖先。草木有祖先,禽兽有自己的祖先,人类更有自己的祖先。
每一个个体生命只不过是这个主体生命中的一个环节,有生就必有死。生命如何延续,靠子孙后代来延续。因此生命和生命之间是一个内在的,自然的连结。这种生命观跟西方的生命观,特别是西方的基督宗教生命观是很不相同的。因此基督宗教的生命观是讲每一个生命都是造物主所创造。每一个生命与生命之间都是外在的关系,而没有内在的关系,他们是通过契约来规范每一个个体之间的关系。而在中国人的生命观里它是一种内在的关系,也就是我们讲的血缘的关系。为什么中国文化中那么看中血缘关系,这就是生命相续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不是强加的。这种生命观和印度文化生命观也不一样。印度宗教文化生命观是独立的,认为生命也是由神创造的,万物也是由神创造的,每个生命也是由神创造的。所以它跟中国人的生命观也不同。而印度文化生命观与西方文化生命观又不同,因为他们强调的是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或者说灵魂是可以分开的。所以在西方文化中间人的肉体消失后,就期待灵魂得以拯救。而在印度文化当中,它认为生命是可以轮回的,有下一辈子,所以它们的期待是下一辈子命运的改变。
在中国文化中,是希望子孙后代过上比我们更好的生活。我想最重要的是中国文化中间重视这种生命自然的延续和生命内在的关系,所以这种内在关系对中国人来讲是要通过用所谓的亲情来维系起来,而不是靠外在的契约来维系。它是由近及远的来推衍,由亲亲推衍到仁民,由仁民推衍到爱物。亲亲、仁民、爱物,这里面包括了把所有的人类都看作是同胞,把所有的万物都看作是同类,这就是宋代着名哲学家张载所讲的一句话,“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所有的老百姓,所有的民众都是我一母同胞啊,所有的万物都是同类。所以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亲人,而且爱所有的人类,不仅爱所有的人类,而且爱所有的万物。因为万物跟我们是一体不可分开的。所以我们讲天人要合一,天人是一体的,跟自然万物,跟我们人类是一体的。
所以我们要尊重自然,在中国文化中,从传统的本土文化中来讲,儒道两家都是建立在尊重万物、自然的基础之上。我们一讲就知道,道家讲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我们讲儒家有一个非常优秀的、重要的传统就是以天为则,把天认为是自然,作为我们学习的准则。《伦语》里面有一句赞扬尧的话,“巍巍乎,尧之为君也。”为什么呢?“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天是最大的,所以尧要向天来学习。所以儒家也是一样的,儒家建立的礼教,就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关系之上,以这样一种自然关系,以这样一种内在的自然关系为基础,来构建礼教。我们经常讲到儒家强调五伦,哪五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这五伦里面我们可以看看,除了君臣这一伦之外,其它四伦都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的关系,比如父子,这就是自然关系。父母子女,这个次序是不能颠倒的。长幼也是一样的,他比你先到这个世上,他是长你是幼,这个次序也不能颠倒。夫妇也是自然的,男女、阴阳、刚柔都是不同的,也不能颠倒。当然现在通过人为的做变性术,也就变了,有同性恋,也就变了。但是从自然而然来讲,那就不能变。还有朋友,一个有组织的群体中间,人与人中间,相互的依赖,相互的帮助,也是自然的,你不可能孤立的。这里面唯一的就是君臣,似乎是外在的,似乎是一种契约式的。如果把它放在一个框架里,一个有组织的框架里去看,那么我想这也是一种自然的,也是一种必须的。我们在一个社会中间不可能谁说的话都算,也不可能谁说的话都不算,我们常讲的民主还要统一呢。民主统一起来,那就是说话算数了,就是领导。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不要仅仅看到一个个人,我们看一个群体,君臣也是一个自然的,也不是一个强加的东西。
在中国文化伦理中,我们也看到我们要努力把君臣的关系诠释成父子的关系,就是不要把这种关系外在化,而要把它内在化,自然化。很多人是不太赞成这个东西。就是父母官不好,我觉得父母官很好,在座很多父母官,我希望父母官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那老百姓就享福了。因为天底下没有一个父母不是无偿的不求回报的来为子女服务,所以看来很私的父母子女关系里面却蕴藏着最无私的精神,我们要学的是这个。这点连西方的启蒙运动时期的法学家孟德斯鸠都看到了。他说在中国,老百姓如果能把官员当作父母那样来尊敬,那么官员一定会像对待子女那样来对待百姓。反过来,百姓不把官员当作父母那样对待,官员也不可能用父母那样的情怀去关怀他的子女。所以在中国的文化里面,看是外在的关系,我们也要想办法把它转化为人与人之间内在的自然的关系。这种尊重自然是中国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所以当我读到“中庸之道,顺其自然而已,”我就很有感触。我们儒家的中庸之道跟道家的自然之道的理念是如此一致。只有顺其自然才能达到中庸之道,才能达到所有的适度。
《庄子》里面反复强调要顺其自然,让我们人不要去攀比。《庄子》里面有个故事,我想大家都知道,有个大鸟和小鸟,这个大鸟,肚子很大,它到处去觅食,要吃很多东西才能把肚子填饱,渴了要到处去找水,喝好多水才能去解渴。另外一个小鸟呢,一个很小的小鸟,只要啄几粒米,就不饿了,喝少许水,它就不渴了。所以大鸟和小鸟本性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大鸟和小鸟之间不要互相去羡慕对方,不要互相去和对方攀比。这个小鸟想,这个大鸟这也吃,那也吃,尝遍天下美食,我要像它那样多好啊。你倒试试看,一顿就把小鸟撑死了。大鸟也不要去羡慕小鸟,小鸟那么轻松就填饱肚子,就解了渴了,我要像他那样多好啊,就不需要那么辛苦到处去觅食。你试试看,没几天就把大鸟给饿死了。所以关键要适性,适合自己的个性。这就是顺其自然,知性就逍遥。
我们现在的人就是不愿意顺其自然,相互的攀比就造成现在这个样子。我想希望富贵长寿是人之常情,可是什么是富、什么是贵、什么叫长寿呢?所以我想提出这个问题,我给大家念一段话,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的时候,他有个门客叫淮南子,淮南子里面有一段话,他说“天下有至贵而非势位也,有至富而非金玉也,有至寿而非千岁也。”大家想一想,什么才是至贵,什么才是至富,什么才是至寿。在我们心目中间,什么叫贵、什么叫富、什么叫寿。他回答了这个问题,大家看他怎么讲,他说“原心反性,则贵矣;适情知足,则富矣;明死生之分,则寿矣。”回归本性是最贵的,适情则富。我们常讲的知足常乐,不知足都常贫,如果人只知道追求更多的钱财就永远不会感觉自己富有。“明死生之分,则寿矣,”就是说明白死和生的道理就寿。
什么叫有寿,什么叫长寿?在秦始皇时候的《吕氏春秋》里讲的很明白,“寿非短而续长也。”我们现在说的可能是这个概念,把短的寿命延长了就是寿。其实“寿者,必其数矣。”活到他该活的年头,这就是寿。不是满身插满了管子在床上躺了20年就是寿,无疾而终才是真正的寿。寿是有长短的,我们不能够说每个人都能活到一样的岁数,是有长短的。但是只要是无疾而终的那就是寿,所以寿的问题它不是说把我们的生命质量降低延长了就是有寿。所以我常常讲,人生最幸福的就是健康的活着,安详的死去。什么叫健康的活着,健和康是两个概念,健是讲身健,康是讲安宁,是心安。所以我希望大家以后不要只讲身体,只说祝你身体健康,应该说祝你身心健康,身健心康。心康是安宁的意思。如何一个人能够健康的活着,身健心康的活着,你看多幸福。我们能够安详的死去,无疾而终又是多大的幸福,所以人生真正的幸福在这个地方。名利地位都是镜花水月,梦幻泡影。不仅如此,可能还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烦恼和痛苦。
中国的儒佛道三教,都要我们能够把握中道,能够顺其自然,尊重每个事物的本来面貌和本性。顺其自然不是放任自性。因为我们要明白自己的本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平时我们讲你要明白自己几斤几两,只有你明白了自己几斤几两,你才明白自己的本性。你必须充分发挥你的力量,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到极致就是个人价值的体现。不要与别人攀比,成功学是一种毒学,往往是成功一个人,成千上万的人被毒害了,因为人跟人是不一样的。你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到极致,做到最圆满,而且你是身心健康快乐的,就是你的价值的实现!否则的话你永远沉沦在烦恼痛苦中,因为人比人会气死人的。真正的认识自己的本性,发挥自己的力量,能够做到最好,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有一个愉快的、幸福的生活。
所以“道”是说不清楚了,甚至于是不可说的。但是道又可以去体悟。道又是很简单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大道至简,真理平凡。我们把大道搞得越复杂就离道越远,我们把真理说得越复杂啊就离真理越远。凭我们的感觉去体悟道吧!
*本文根据“问道七仙岭――2015国学与易学高峰论坛”现场录音整理 ,文字:周昕,编辑:张泓冰。
(xinsushi.com)